5天登顶,7日下载超170万,匿名社交App又行了?
分
享
2022-06-24 11:34
社交应用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下,小众社交应用频频走红。
6月16日,一款名为《NGL》的应用悄然登顶美国地区免费榜总榜,由此也开始了其霸榜之路,截至到本文发布,该应用已经在美国免费榜连续霸榜7天。
(《NGL》近10天美国 Apple Store免费榜排名趋势)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周里,《NGL》还陆续登顶了囊获七大洲在内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免费榜。截至发稿之日,该应用仍在全球67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类应用免费榜中保有榜首的位置,其热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席卷全球。
(《NGL》全球app store生活类免费榜排名分布情况)
截止到《NGL》登顶前6月11日的最后一次更新,这款2021年12月10日上线的应用,从鲜有人知到榜单登顶只用了5天,更是在此后的7天里收获了超170万次的下载。这款应用到底有什么魔力?
《NGL》是什么?
综合 NGL 官网以及点点平台收录的信息,《NGL》 是一款依托于Instagram 进行匿名 Q&A(问答)的移动应用。而其应用上线的原名为《ask.fun》,在当时,其产品定位原为此前大火的社交网站“ask.fm”的模仿者和后继者。然而在历经了几个版本的更新和升级后,应用在下载端的表现却始终未见起色,且这个情况在今年4月11日2.1.0版本更新应用名为NGL后依旧延续。
从整个产品的外观来看,可以明显地辨认出其INS风粉橘色的主色调,显然《NGL》希望从第一眼就能被用户认出其与《Instagram》的依附关系。这种以配色界定“派系”的惯例,不仅在国外存在,在国内也有诸如“腾讯系”“阿里系”这样的说法。
功能体验上来看,产品仅有“Play”和“Inbox”两个一级菜单。分别对应生成提问链接以及接受到问题的消息列表。其实际玩法与笔者初见《NGL》这款产品时所联想到的另一款类似作品又有了区别。2020年初时微信曾上线过一款名为“你懂我吗?”的小程序,彼时也曾在朋友圈和好友群内盛行,其玩法是由出题人制作题目和答案后生成链接,再将链接发送给好友来完成答题并最终显示所有参与者的答题准确率。与核心玩法为答题的《你懂我吗》所不同的是,《NGL》的玩法在于提问且更注重匿名的状态。
然而或许正是玩法上的区别,使得问答的形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了主动出击——你可以随时向你感兴趣的朋友或是陌生人提出任何你感兴趣的问题,且匿名的状态下也让提问者能够有“勇气”提出更多平时当面所不敢提出的问题。手握社交主动权或许是这款应用赋予用户最满意的产品体验。
《NGL》为什么火?
除了从体验上得到的满足使得这款应用在用户基数达到一定量级时拥有自然增长的能力——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那么对这些人感兴趣的人将自然地参与到趋势中来。《NGL》的走红也能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诠释。
《2022年全球数字概览》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超过46.2亿,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58.4%。而根据GWI的数据,典型的社交媒体用户每月平均访问7.5个不同的社交平台。伴随数字化的推进,社交应用的用户群体不断壮大的现状下,用户对于社交应用的需求也在差异化增长。以美国为例,根据GWI的《2022年2月美国社交媒体报告》,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社交平台的功能不再止于“社交”,用户使用社交平台的动机正在多元化。
社交应用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下,小众社交应用频频走红。前有定位密友圈的《Locket Widget》、《LiveIn - LivePic Widget》,与之相对的,陌生人社交势必也存在至少与之相对等的市场需求,这即是《NGL》走红的“天时”。
其次,是NGL其本身在社交媒体上所具备的优势——话题性。作为一款依附在 Instagram 上的平台,NGL的玩法并未对参与其中的用户的行为有过多的限制和框架,所以其流行和蔓延注定会诞生无数戏剧性的事件和感同身受的故事,这也将衍生出无数的话题。而与此同时,NGL官方所做的,则是退居幕后,时不时截取一些有意思的留言推送,对所有的评论和观点都秉持中立和欢迎的态度。
图片来源:Instagram
有的人觉得NGL上收到的提问很尬,有的人觉得很有意思,有的人通过NGL收获了友谊或是爱情。正因为这就是用户们最普通的日常,所以相关的话题将源源不断地出现,被讨论。社交软件之于《NGL》,便是其地利所在。
最后,则是在于其开发者对于《NGL》产品本身以及运营角度上的努力了。在《NGL》还未火之前,为了获取流量,其开发运营者对于热点和流行元素的追求可谓是孜孜不倦了。几经版本迭代,从最初的学ask.fm,到后来的极致ins化。每一个版本的更新,都能看到应用各处细节的变化。最终,应用名变成了NGL(网络流行语“Not Gonna Lie”的缩写);商店描述也从含蓄的ig直接补全为Instagram。
除了以上一个个细节的优化和处理之外,运营层面上,其发行商也有所铺垫。其一是与社交媒体的深度捆绑以及上文中所提及的对于话题低调的干预力度。此外,其还针对匿名社交软件的机制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作为提供匿名信息的汇总平台,NGL启用了人工智能内容审核,在防止网络欺凌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霸榜容易变现难,陌生人社交路在何方?
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的《NGL》,走红霸榜便有迹可循了。然而却也和其前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匿名社交,乃至陌生人社交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备受冷落到万人空巷再到偃旗息鼓的过程。在热度最高的2014-2015年,陌生人社交赛道上的投资事件分别高达71起、98起,而到了2020年,业内仅发生了3起投资事件。究其原因,则在于陌生人社交仍未找到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变现难,仍旧是困扰赛道发展的最大问题。
(《NGL》近7天美国预估日收入变动趋势)
对于《NGL》而言,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相对于下载端的强势表现,收入端则并不那么乐观。且深究该应用目前的变现方式,也存在着隐患。
《NGL》目前采取的收费方式类似此前陌陌的黑钻会员,用户可以以每周9.99美元的价格付费开通“透视镜”功能,付费的用户会比普通用户看到更多对方的提示信息,并按照不同的标准制定了三个等级的会员权益。
尽管其官方承诺,仅会给会员用户发放一些诸如“地点”、“性别”、“手机客户端”等通用提示,但其间的距离把控和提示信息精准度仍然没有一个可以精确衡量的标准。目前来看或许能够把匿名的双方维持在一个互相朦胧的状态,然而当用户能够通过这些信息认出对方,抑或是用户在收到大量提示信息却又无法达成识别出对方的目的而产生上当受骗的情绪时,当下的订阅模式势将面临巨大压力。
就当下来看,《NGL》的爆火及其对于陌生人社交前辈们曾出现的问题改进的确值得肯定,对于困扰匿名社交变现难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值得借鉴之处,然而如何在保持匿名社交玩法吸引力的特性的同时,实现此类应用收入最大化的方法,仍需从业者们共同去实践和探索。
热
门
精
选
推特需要广告商,广告商却开始不再需要推特
推特的困境。
从一篇博客到最大的SaaS社区,他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人山人海的SaaStr大会,是从2012年的一篇博客起步的。Jason Lemkin通过分享自己成功的创业经验,成就了SaaS行业最大的社区——SaaStr。
ChatGPT推出插件,联网自动更新数据,剑指程序员
比技术、比场景理解,还要比速度,入局AI的水位,已经被OpenAI拉高。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程序员大本营GitHub
全球最大开发者社区GitHub宣布,推出由GPT-4驱动的编程助手工具Copilot X。由于该社区早在2018年已经被微软斥资75亿美元买下,所以今天的更新也是“微软AI全家桶”的最新篇章。
硅谷银行暴雷后,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Kredivo获亚洲最大规模融资
他们将会使用这笔资金建设线下网点,并向竞争激烈的印尼数字银行领域扩张。
出海能救喜茶吗?
喜茶出海5年,战绩如何?
高压5小时,TikTok的生死之战
一场“鸿门宴”。
16个免费的Facebook营销工具,必须收藏!
Facebook 是电商卖家的一个流量来源。除了 Facebook 自有的工具外,卖家还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营销。
印度和新加坡打通数字支付了
跨境小额汇款在未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完全替代传统的跨境结算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Temu狂飙,卖家分化:有人利润高过亚马逊,有人一单赚不到一块钱
玩转Temu,先拿捏好供应链。